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近年来,彭城大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其中不乏来自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青年。他们信念坚定、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朝气蓬勃,正日益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窦新:帮助他人初心不变
95后窦新是江苏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曾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荣誉背后,她还有着一个特别的身份——蓝天救援队队员。
谈到与“蓝天”相识的契机,早在2019年就埋下了伏笔。看到报纸和网络媒体对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参与公益救援的报道,窦新大为感动,“蓝天救援队用行动温暖城市,非常有意义。”2019年7月,窦新提交了加入云龙区蓝天救援队的入队申请。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窦新主动请缨,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车辆和人员的信息排查、测温、登记等工作,每天值勤长达十几个小时。“当时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不敢多喝一口水,手被冻得都握不住笔。”窦新回忆说。
今年3月,再次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窦新跟随团队毫不犹豫地“出战”,坚守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零点至8点是窦新出勤的时间段,“每次迎来黎明,看着太阳升起就感到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再苦再累也值得。”
“作为蓝天救援队的一份子,能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很自豪。”窦新表示,她将继续坚定地在公益道路上走下去,帮助他人的初心不会变。
胡鹏程:扎根基层志愿服务
出生于1994年的胡鹏程,是泉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泉山区行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或许是因为名字和徐州的古称“彭城”发音相同,家在扬州的他和徐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7年大学毕业后,胡鹏程走上了“苏北计划”志愿服务岗位,跨越300多公里,来到徐州,将青春挥洒在基层一线。志愿服务期间,胡鹏程组建团队实施“富脑袋”公益项目,为留守儿童们带去了机器人、阅读、科学实验等特色课程,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多彩的童年。
两年志愿服务期结束后,胡鹏程毅然地选择继续留在徐州,留在泉山。他说:“只要在徐州一天,我就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为儿童青少年带去更多的服务与快乐!”
2020年,胡鹏程带领220多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121户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家庭配送总量达6吨的“新农菁英”蔬菜包,联合50余辆顺风车组建“绿丝带”爱心车队,招募100名返乡大学生向一线防疫人员子女、困境青少年开设“居家抗疫 空中课堂”一对一助学活动……
作为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领域的中坚力量,胡鹏程数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从事志愿服务。他乡为故乡,他用奋斗和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容妮:身残志坚不会低头
民盟盟员容妮1985年出生于一个壮族家庭,现任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第十四届徐州市青联常委。她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作为一名80后创业青年,她不仅自己坚强地站起来,还搀扶着更多残疾兄弟勇往直前。
2013年9月,以容妮为代表的的几位身残志坚的人士发起成立徐州汉唐公益发展中心,为徐州地区残障人士提供电子商务、手工艺制作、西点面点等技能培训。截至去年年底,中心已累计培训560多人7200多人次,推荐156名残障人士通过技能进入企业就业。
2018年5月,容妮发起成立了善享者电商助残服务平台,专门为青年残障人士进行电商培训与就业服务。目前全国已有1800多名残障人士成为平台会员,用电商开启创业之路。
2019年5月助残日之际,汉唐公益作为优秀助残机构参加了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举办的全国“阳光助残”行动交流训练营,并在会议上分享了电商助残就业脱贫方面的经验。容妮作为优秀代表,参加了共青团中央第一期“伙伴计划”学习。
天道酬勤,容妮身残志坚、不懈奋斗的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回顾过往的点点滴滴,她说:“这是一种责任,更是决心与使命。”
王塑:创出“文艺+公益”品牌
在位于万科城的工作室里,雕刻师王塑正在精心雕琢玉石。
运动员出身的王塑,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玉雕技艺有所了解。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正式踏足玉雕行业。十年磨一剑,从业期间他不断追求进步、磨砺工匠精神,在各类比赛和评选活动中提升自我能力和工艺水平,弘扬历史悠久的传统玉文化。
凭着高超的玉雕技术,2021年王塑被评选为徐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为了促进徐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还成立了徐州青年艺术家协会,为广大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交流进步的平台。
立足协会,王塑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文艺+公益”的道路,创造出“让工艺走进公益,让公益照亮工艺”的品牌,通过“展会、义拍、捐赠”等形式,实现了广大青年艺术工作者回报社会的价值。
一路走来,王塑感慨地说道:“能够坚守这份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他还是决定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那些想要传承非遗技艺的青年,让这个行业更年轻化、大众化。
青春如诗,青春如歌。他们是徐州市“两新”组织优秀青年的一个缩影。处在最精彩宝贵的年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他们在一次次的奋斗、拼搏中诠释着自己的青春誓言,为徐州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来源:徐州日报)